倡 议 书
-----关于重修翊公、八史公祖坟暨筹募三堡阙氏基金会的倡议
寿卿公各房裔孙: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谒祖,血脉绵延。寻我华夏阙氏源于夏朝大夫关龙逢(因夏桀暴政进谏被杀),其后避居于山东曲阜阙里,遂以地为姓,自始祖弁公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我寿卿公一脉,始起山东,而后江苏下邳,至湖南潭州,再迁至江西抚州,历朝历代,昭昭可考。
至北宋末年52代入闽始祖文山公,由江西吉安南迁入闽,定居龙岩城,四代簪缨,乐施好善,德泽岩城,岩人尊称我族为 “阙半城”。相传四代至南宋五十五世祖悬慰公,遭宋朝奸相贾似道诬陷谋害,父子罹难,五十七世祖文兴公避祸于岭下幸免于难,后在漳州战死沙场,五十八世祖应龙公在坎市高坑遭奸人诬告举家被杀,恰逢五十九世祖念三郎公年幼避于姊夫黄六郎家中免遭涂炭,天佑我族,得以相传。六十世祖寿卿公开基三堡(三堡阙氏尊为一世祖)相传至今,子孙繁衍,枝繁叶茂,代有科甲,贤人辈出。
上世纪八十年代,旅台宗亲沛球、启春等回乡探亲,见家乡教育面貌落后,宗庙破损,为报祖恩,团结宗亲,不辞辛苦,奔走于大陆与台湾之间,由旅台宗亲诒流出资修建三堡中小学校舍,拆除旧祠,重建宗祠,功照千秋,为我三堡阙氏宗亲爱家敬祖之典范。而后宗族成立宗亲理事会,由三堡五村轮流定期祭祀宗祠,清明祭祖。同时还集资重修了寿卿公青坑祖坟,完善了宗祠设施,铺设水泥路面,大坪以及膳厅等,功不可没,为众宗亲认可。
宋元时期,我阙氏先祖“四代三难”造成族谱失佚,祖坟失管(坎市高坑翊公坟墓破毁,仅遗存部分墓地;八史公坟遭破坏,亟待重修。文兴公、应龙公等多处坟墓已失,不知下落,待众宗亲寻归祭祀。)
今朝欣逢盛世,政通人和,修整族薄,重修祖坟,加强各地宗亲交流,弘扬阙里家风,使人伦之大道永存,乃是我阙氏宗亲当代之大任,理当责无旁贷。由于我族人口众多,分散而居,理事会人员较少等诸多原因,前期倡议和宣传发动存在一定范围的局限性,许多热心宗亲都不甚了解情况,以致所捐款额用于寿卿公青坑祖坟修整,宗祠膳厅、道路等设施完善及合理开支,仅结余叁仟多元(财务收支情况,已由本届理事会审核通过,并定于今年清明节在宗祠张榜公布)。现需要一定资金用于高坑两座祖坟重修,以及修整宗祠、族薄,宗亲交流,完善宗祠设施、管理等正常费用,为了使各地宗亲了解情况,积极参与基金筹集,竭尽报念祖恩之情。现三堡宗亲理事会再次发出倡议,呼吁各位宗亲群策群力,慷慨解囊,鼎力支持,共襄盛举。为彰显祖绩,弘扬祖德,启迪后昆,现就成立基金会有关事宜发出倡议如下:
1.成立三堡阙氏基金管理委员会。基金会成员由每一届三堡宗亲选举产生的理事会成员组成。由基金理事会民主推荐选举基金会会长、副会长、会计、出纳,建立一个有公益心、责任感和凝聚力的领导班子。理事会所有成员均义务为宗亲服务,不计任何报酬。
2.制定三堡阙氏基金管理章程。基金会大力提倡节俭,合理开支。由基金管理委员会制定基金管理章程,包括基金总则、会员权利和义务、组织机构、基金管理与使用细则等制度,同时申请并设立基金对公账号。做到基金收支的公开透明,大项资金支取需先在各村公示后无异议后,方可支取。每年正月、八月祭祀宗祠时对基金收支财务情况进行张榜公示,接受宗亲的监督。
3.基金会募集办法:
①凡属寿卿公裔孙男丁,每位集资30元,由理事会指定各村负责人收集后,交由理事会存入基金会账户,并在当地和三堡阙氏宗祠张榜公布。
②寿卿公裔孙事业有成的外出乡贤,关心宗族事业的热心宗亲,由理事会组织人员负责募集。凡累加募集300元以上者将在祠堂旁立碑表彰,铭记功德。
③毕业于高等学府的寿卿公裔孙是我阙氏家族的骄傲与荣耀,更应义不容辞,耿耿丹心,踊跃参与,每人捐资500元以上者,經众宗亲商议后,一致认同决定将其芳名,毕业之学府立碑于祠堂两侧(效古代立旗杆之法),以德昭万代,激励后昆。
世易时移,祖先功业彪炳,光昭日月,思我三堡阙氏寿卿公一脉,途径万里迁移,历经千年沧桑,惨遭四代劫难,开基人杰地灵之三堡繁衍生息,祖荫庇佑,恩泽绵长,族运传承。其创业之艰辛,传世之不易,实乃可歌可泣。阙氏先祖顽强的生存意志,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后代子孙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共创辉煌!更加激励我们共同把宗族的事情做好,此举必将功载千秋,光宗耀祖,福泽百世!
思祖敬宗,敦亲睦族,天经地义,先祖定会福佑我们阙氏家族才俊辈出、世代隆昌!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缅怀上祖,四海阙氏一家亲,衷心祝福各位宗亲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发达!
三堡阙氏宗亲理事会
二〇一五年春月
会长:阙沛赓139508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