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槟城沿着一路走来,看到马来西亚华人抗日烈士纪念碑,这个纪念碑有一段马来西亚参加抗日战争修建滇缅公路的悲壮历史,当年马来西亚华人响应祖国号召回国抗日修公路,回国3000多人,抗战胜利回到马来西亚的只有一千多人,除部分留在云南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永远留在了抗日修建滇缅公路的战场。马来西亚华人为纪念这些回国参战修建滇缅公路牺牲的华人而建立纪念碑。




太平,同样是一个有故事的一个地方,太平湖并不是一个天然的湖泊而是采锡锌等矿产后留下的矿坑形成的湖泊,它见证为英国殖民统治的掠夺,今天让后人知道马来西亚及华人矿工的苦难。



云顶,虽然是名闻世界的赌业之城,同样见证着一位福建籍华人的奋斗历程,诉说着华人在海外创业的辛勤。



参观林连玉纪念馆(1901-1985),由马来西亚阙氏公会主席阙帝兴宗亲同学莫泰熙讲述马来西亚华人的辛酸史。

简介(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林连玉前马来西亚华校教总主席、伟大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林连玉先生于1985年逝世时被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誉为“族魂”。林先生是当时董教总的主要领导人,他争取马华公会首任会长陈祯禄爵士的合作,挫败了殖民地政府意图消灭华文教育的阴谋。林连玉先生的战友沈慕羽先生曾说过:林连玉为华教赴汤蹈火,应居第一功。每次事件发生,他都身先士卒,奔走呼号,可说”无役不与”。
林连玉先生毕生致力于民族的平等,国家的进步;他将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奉献给华文教育,为此付出巨大牺牲;他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为马来西亚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早在1950年代,林连玉先生即鼓励各民族同心协力建国,倡议各民族权利与义务相等;他坚信,各民族平等是团结建国的不二法门;他鼓吹爱国精神,力促各民族友爱互助,培养共存共荣的观念。他的主张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文化社会尤其值得推崇。